赶在下台前,石破茂突然做出危险动作,地区和平蒙上阴影,我们要做好最坏的准备。
日本首相石破茂前不久刚在首相官邸开完记者会,突然宣布自己要辞去首相职务,理由说是“不想让执政的自民党闹分裂”。可谁都没想到,就在下台前的最后时刻,他突然搞了个大动作。
(石破茂宣布辞去首相职务)
美国《防务新闻》报道说,日本航空自卫队悄悄启动了一项代号“大西洋之鹰”的任务,一口气派出4架F-15战斗机和其他4架军机,总共8架飞机,分别部署到美国、加拿大和欧洲的北约空军基地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这是日本第一次把战斗机派到加拿大和欧洲。
这支航空编队规模不大,总共180人,但“麻雀虽小五脏俱全”:除了4架F-15战机,还配了2架加油机做续航保障,外加2架运输机负责运送维修设备和后勤物资。整个机群9月14日起飞,预计10月1日完成任务。
虽然日本官方说这只是一次“联络访问”,目的是“增进友好关系”,实际飞行架次不多,而且《朝日新闻》援引防卫省消息人士的话说,F-15战斗机不会和东道国搞联合训练。
(日本向欧美派出4架F-15战斗机)
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事情没那么简单。美媒则直接点破——日本就是在借机加强和北约的合作,巩固美日同盟的威慑力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就在日本战机往欧美飞的同时,另一场更大规模的军演正在日本本土上演:美日“坚毅之龙-2025”联合演习不久前启动,超过1.4万名日本自卫队员和5000名美军参演。
这次演习最引人注目的,是美军首次在日本部署了“堤丰”中导系统。这套被军事专家称为“可移动导弹发射井”的装备,能发射射程超过2000公里的巡航导弹,覆盖范围包括东亚多数热点地区。
一边往西边派战机向北约“示好”,一边在本土接装美军先进导弹。日本这波“东西联动、双线操作”,军事扩张的意图已经越来越不加掩饰。
《防务新闻》还补充说,日本这几年一直在强化和北约的关系,今年甚至还专门设立了驻北约代表处。
(石破茂提出搞“亚太版北约”)
其实早在石破茂刚上任的时候,他就在美国哈德逊研究所发表过一篇文章,大谈怎么在亚太搞出一个“亚太版北约”,甚至还讨论了日本“拥核”的可能性。谁都清楚,这两个议题都明显踩了日本和平宪法的红线。
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回应,大家应该也不陌生:亚太不需要“亚太版北约”,日本应汲取历史教训,坚持和平发展,不要做破坏地区稳定的事。
从历史上看,日本曾是战争的发起者和加害者,给亚洲和世界带来过深重灾难。战争结束后,日本在和平宪法的约束下走上正轨,实现了经济腾飞。
但现在,它似乎又想挣脱束缚,重新走上军事扩张的老路。这不只是对历史的背叛,更是对那些曾遭受战争苦难的人们的极大不尊重。日本本应珍惜和平、反思历史,而不是再一次把地区拖入危险的深渊。
(石破茂与特朗普会面)
日本拼命推动“亚太版北约”,背后当然也少不了美国的影子。美国为了维持全球霸权,不断在亚太煽风点火,拉拢盟友搞针对中国的军事包围圈。而日本作为其“铁杆跟班”,也心甘情愿充当“马前卒”,积极配合美方的战略布局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这次“大西洋之鹰”行动,其实是之前英德两国向日本部署战机的“回访”。前不久英国航母还和日本搞了联合军演。再加上美国不断怂恿,日本这几年和北约越走越近,联合演习一波接一波。
有专家分析认为,日本未来很可能常态化向欧洲派遣战斗机,这次选F-15可能只是“试水”,为以后更大规模的海外部署做铺垫。
更要警惕的是,日本正在用这种“零敲碎打”的方式,一点点突破战后军事限制。你看这次行动,不参加联合训练、不派最先进战机、打着“友好访问”的旗号……说白了,都是为了降低外界警惕。
(警惕日本军事扩张)
但次数多了,“小动作”就会汇成“大转向”。就拿这次跟随编队的C-2运输机来说,它不光负责后勤,还在悄悄展示日本不断增长的远程投送能力。
从实际效果看,“大西洋之鹰”至少达成了三重目的:军事上,验证了远程部署能力;外交上,拉近了和北约国家的关系;战略上,则悄悄拓展了军事活动的范围。
再加上美日军演中“堤丰”导弹系统的部署,日本正用一种“切香肠”策略,一步步扩大自己的军事影响力。
总而言之,日本这一连串举动,是在开历史的倒车,是对地区和平稳定的严重威胁。国际社会有必要保持高度警惕,共同抵制这种危险动向。
日本自己也该清醒一点,赶快停下脚步,重回和平发展的正轨。这才是对地区未来、也是对自己民众最负责任的选择。
金御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